100块约3小时上门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100元三小时约,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平台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-->温州要闻-->正文
强城有我 文明先行 |文明办主任谈⑦ —— 凝聚奋进的力量 谱写永嘉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
来源:温州文明网编辑:站点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4-04-09 17:06:00
凝聚奋进的力量 
谱写永嘉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
永嘉县文明中心主任  王 琼
  2023年,永嘉县文明中心在市文明中心的精心指导下,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以全面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个总目标,依托省级文明县创建这个主要载体,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与文明新风塑造,不断赋能城市蝶变,美丽聚变、幸福跃变,奋力谱写永嘉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。

县城新貌 金肖武摄
  一、“三举措”抓文明创建,助推城市文明新高度。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。谋划“一核两带多点覆盖”文明版图,制定出台《2023年度永嘉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实施方案》、《永嘉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文明行为抄告制度》等文件,夯实创建基础。二是落实督查考核机制。运用好“3211督查工作体系”“文明红黑榜”“全域大比看”等行之有效的机制,常态化开展文明督查考核,并滚轮式新增下发督查任务清单,形成“清单管理、督促整治、五色预警、整改销号”工作闭环,落实创建责任。三是推进全域文明整治。以群众关心的“环境卫生、交通秩序、基础设施”等问题为着力点,深入开展“十大专项整治行动”。坚持“条块结合、以块为主”联动机制,县直部门挂钩乡镇,挂钩领导、镇街干部、网格员包干测评点位,层层压实责任,定期开展巡查,定人定岗、划片包干。紧扣比亚迪现场会、亚运会和“千万工程”现场会三个关键节点,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督查300余次,整治经营乱象4500余处,拖移违停非机动车3400余辆,查处车辆违停22万余起,清理小广告5.2万余处。
  二、“三抓手”促乡风文明,探索社会文明新路径。一是抓文明细胞建设。向上级推荐评选全国文明村1个,全国文明单位1个,省级文明村3个,省级文明单位2个,省级文明家庭2个,省级文明校园1个,新获评市级文明示范村2个,市级文明村9个,县级文明村11个,县级以上文明村创成率达94.05%;二是抓移风易俗。成立并推广“寿桃基金”、“喜糖基金”、“教育基金”、“医疗保险基金”等100多个不同形式的移风易俗公益基金,引导群众将节俭办酒资金用于捐助村里做公益事业,形成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。三是抓好人选树。常态化推动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携手“新时代好少年”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;挖掘县级青少年典型100名、获评市级“新时代好少年”10名、浙江好人2人、“浙江好人千万工程”耕耘者1人、市级道德模范2人、温州好人8人、永嘉好人28人。
  三、“三推进”谋实践品牌,弘扬志愿服务新风尚。一是推进阵地建设。大力推进“浙江有礼 嘉有新风”文明实践品牌,成功打造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32个,其中入选市级高水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4个。培育“幸福瓯北”、“红色岩头”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区域品牌,成功入选“浙江有礼·四个一百”典型2个,永嘉县红十三爱心社荣获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,永嘉绿协的守护百万人民“大水缸”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。二是推进“有礼”实践活动。组建永嘉好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团,以“自谋项目+任务点单”形式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好人帮扶共建,深化落实百场道德巡回宣讲、百场扶贫帮困实践活动。三是推进“嘉”能量积分专区。依托“志愿浙江”线上平台,开发“永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”专区,推出“嘉”能量文明实践积分,并差异化设置志愿服务信用积分机制,联合全县500余家爱心商户入驻志愿平台,实现志愿服务礼遇措施的动态管理。

瓯江北岸 刘建珍
  2024年,永嘉这样干
  2024年,永嘉县文明中心将紧扣市委“强城行动”、县委“拥江融入、产城融合”发展战略,围绕“一城两区多点”城市空间布局要求,大力推进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为永嘉加快打造成温州大都市区核心区、融杭接沪“北大门”贡献更多精神文明力量。
  一是聚焦“强城行动”,唱响文明城市创建主旋律。贯彻“迎园博 讲文明 强品质”要求,深化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,争取2024年底县级以上文明村创成率达到95%;推进5条乡风文明示范带创建,打造“点上出精品,线上有特色,带带不重样”乡风文明新格局;继续用好“文明红黑榜”、“全域大比看”等机制,常态化开展文明督查考核,保持文明创建高压推进态势;聚焦重点道路、住宅小区、农贸市场、餐饮、农村环境等重点领域,下大力气整治乱堆乱放、占道经营、交通秩序等突出问题,集中力量抓好环境综合整治,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;充分发挥互联网、广播电视、新闻媒体等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,“正面宣传”和“反面曝光”相结合,大力宣传“全域文明创建举报平台”,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,造浓文明创建氛围,提升城市文明品质,为“强城行动”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  二是聚焦文明新风,着力塑造精神文明建设高地。紧抓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制度,充分发挥农村“道德评议会”的作用,不断深化“十星文明户”、“文明家庭”、“乡风文明积分”等活动,将优秀家风家训、文明新风融入移风易俗工作;策划不同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,推动道德教育长效化,健全完善道德典型关爱关怀和帮扶礼遇制度;持续深化好人选树工作,依托公益广告、好人宣讲团、“好人发布”等载体,做好“最美”新闻宣传;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深入开展“扣好人生第一??圩印敝魈饨逃?;不断深化全县31所乡村(城市)学校少年宫建设,丰富活动载体,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。加强诚信社会建设,传播诚信正能量,不断提升社会诚信度;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劝导、“文明餐桌”、随手做志愿、礼让斑马线、文明好习惯养成等文明实践活动,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程度,培育崇德向善、明礼知耻的文明新风。

  三是聚焦阵地建设,全力打造文明实践大格局。持续深化全域实践,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功能,以创树“浙江有礼 嘉有新风”文明品牌为主线,开展有礼窗口、有礼地标、有礼小区、有礼楼栋等阵地打造;通过百行行百礼,全民学礼等载体在窗口单位、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、文明单位、学校、少年宫等地广泛开展有礼践行活动;谋划一批可通过文明实践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破解的民生实事项目,着力破解群众关注 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,全力打造文明实践大格局。